宏碁或將拖垮英特爾移動業(yè)務
在移動領域一直沒有起色的英特爾又出昏招。近日,第九部內置英特爾處理器的移動終端在泰國面世,而合作廠商是遲遲打不開移動市場的PC廠商宏碁。兩個“門外漢”的聯手更是讓業(yè)界一致看衰。
按照英特爾的設想,之所以選擇在泰國發(fā)布這款手機,是想借此打入手機增長*快的東南亞市場。該公司移動部門主管麥克·貝爾聲稱:“進入手機業(yè)務領域時,我們有意識地追求這些快速增長的市場。”
不過,選擇宏碁作為伙伴卻是讓業(yè)績大跌眼鏡。宏碁很早就進入了智能手機領域,但卻遲遲沒有在市場上見到起色。并且由于目前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宏碁對這一市場的態(tài)度也是問題。
宏碁大中華區(qū)總裁林顯郎前不久曾表示,公司不會在智能手機領域投入太多研發(fā)資源,因為成本很高。索尼、諾基亞等大的國際手機廠商一直都在虧損,因此宏碁對于手機領域也很謹慎。
有專家指出,宏碁從PC領域“跨界”到手機領域,其品牌知名度和銷量遠遠落后于國產品牌,這符合國產手機發(fā)展的“死亡定律”。
據臺灣研究機構DigiTimes數據顯示,宏碁去年11月銷售營收同比下降了31.88%,環(huán)比10月降低4.58%,這也是該公司連續(xù)12個月出現營收下滑。其在全球PC市場的份額也僅有9.9%。
這樣的數據竟然能打動英特爾?目前,全球PC銷售的疲軟,不僅是宏碁等PC廠商,英特爾也遭遇很大牽連。上季度該公司營收下降了3%,自2009年以來其營收增長一直在下降。因此,英特爾轉戰(zhàn)移動領域也是別無選擇。
據悉,去年英特爾說服了中國硬件制造商中興和聯想生產使用英特爾芯片的手機,但銷售情況不是很好。英特爾、中興通訊和聯想均拒絕透露數據。但據全球知名調研機構IDC**研究經理梅麗莎·周透露,雖然去年三季度聯想在中國*暢銷的手機出貨量超過100萬部,但K800英特爾芯片手機出貨量只有約 2萬部。
此外,也有分析稱,英特爾進入移動領域門檻低,這會使其背負低端手機芯片制造商的形象。而在與低價芯片制造商進行高產量、低毛利率競爭時,英特爾會招來失敗的厄運。
因此,英特爾首先想到了與宏碁、聯想、華碩等有悠久關系的PC廠商。但這些企業(yè)都面臨一個共同的難題,即作為PC商,需要在移動業(yè)務上增長,但在這一業(yè)務上均表現緩慢。一位臺灣產業(yè)人士透露,英特爾在說服企業(yè)使用自家移動芯片上拋了許多“誘餌”,英特爾高管清楚自己要扛下一些成本,但沒有購買 PC制造商生產線那么深入。
其實,英特爾面臨的是歷史**問題。早在十年前,英特爾就認識到臺式機和筆記本將會讓位于更小、更輕、具有網絡接入功能的設備。但就連英特爾自己都承認,公司一直對快速變化的市場形勢反應緩慢,導致陷入目前尷尬的局面。
“英特爾要想順利打入移動芯片市場,或許拉攏PC時代的合作伙伴會更容易些。不過,選擇在手機市場難有作為的宏碁,似乎是英特爾的一記昏招。”某PC廠商高管向記者說道。